2017年春节后,“断崖式”的生意下滑在全行业里漫延开来。以前我们讲怎么办,多多少少还有点“杞人忧天”,因为毕竟大部分业主还抱着过一天算一天,亏点可以利用假期补回来这种经营思路来安慰自己。可是从2017年新春伊始,这种自我安慰已经不复存在了,因为大部分业主都处于全面亏本状态,房租、水电、人员工资三大开支付不上了。突然的危机一下子降临下来了……
刚过去的这三个月(实际上过完年才一个多月),业主在卖店,各种转让,白菜价此起彼伏。这网吧究竟怎么了?真的经营不下去了吗?行业没落到这样的状态,我们的业主究竟应该怎么办?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跟各同行业的朋友交流和思索。
各种观点一一道来,却反映了行业的种种状况。
网吧,这个行业已无药可救,只能断臂求生,卖一个钱是一个钱,转行去。不再踏入这个行业趟这个浑水。
可是笔者以为,难道其他行业就一定很好么?我们去了解一下街上的卖衣服的,开餐馆的、理发的、做化妆品的,这一了解才发现,原来各行各业都难搞啊。而我们的广大业主们长期在网吧行业行走,远离其他行业,这跨出去是否真的能赚钱,还真是个未知数。
笔者本人一直认为餐饮行业不错,可是听这餐饮的朋友一说,立马觉得自己还真不是干餐饮的料。咱说中餐吧,亲自当大厨,做一桌上等的好菜,这是真没这本事。可是就算你有大厨资源,是否这中餐真的生意火爆,如你所愿呢?回头来看看当地的每个大餐馆,发觉这生意好的没有几家。
说弄个西餐吧,牛排、红酒、披萨真的能干过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品牌店吗?
弄简餐,小吃、早餐、还是沙县小吃?
唉,想想各种头大,原来开网吧确也是最简单的工作了。生意差,亏钱是不是我们不够努力呢?
卖掉店,跨行干。你我须慎重,没有行业资源,从零起步,业主们,你们的“归零心态”准备好了吗?要跨行,先归零,而不是跨行当老板,当业主!
笔者自以为,真的无心经营网吧了,放弃不失为上策。至于是否能跨行成功,全在乎于业主自己的努力和奋斗,已走出这个行业,只能顺祝您走好,千万别跳来跳去,无功而返了。
持这个观点的人不在少数,包括听一些大咖们也是这样的讨论的。保留经营状况好的店,减少人员开支,先观望吧。这样不至于在这个严冬中死那么快。看似有一定的道理,赚钱之道,贵在于势。势成必得,借力使力,才事倍功半。
实际上,这种观点最能迷惑人,笔者不以为然。
其一,投机心态做不了行业的专注者,每个行业都有专注者,做任何一个行业最缺的是一种“工匠精神”,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国家最缺的一种精神。我们不喜欢专注,喜欢“拿来主义”。不愿意创新,喜欢偷窃。格力的董明珠经常说别人是小偷,一个小偷公司能做成什么大事?这句话切中要害,什么叫势?天下本无势,人们自为以势而已。
雷军说,站对了风口,猪也能飞起来。可是雷军的表述你只看到了一半,甚至连一半都未及看到。所有人都以为“风口”就是“势”,一个大趋势就是“风口”。每个人都在纷纷的找“风口”,没有一个人用工匠的精神去认真做事,这就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。
雷军从来都不是一个机会主义者。他创造小米的时候,已经是金山公司的一把手多年了,而且积累了大量的个人财富,特别是他在美国感悟到的“国货主义”是他做小米的动力和源泉。他从来都不是一个“站风口”的人,他是自身创造的一个“势”,然后自谦地说“猪”能飞。他哪里是猪啊,如果他是猪,那也是猪猪侠,一个功夫深厚的猪,一个带着翅膀的“猪”。
保守经营本身就是个错误的决策。“观望”与“保守”这两词的意思就是举棋不定,不思进取,一个举棋不定,不思进取的人想在行业里成为工匠,成为专注者,这将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。
我们在观望中,失去了发展的机会,在保守中,失去了团队,人力资源。很多业主为了节源开流,辞退了店长,主管,把店变成了小作坊,所谓的行业不景气,有些业主沉醉于反正现在都不赚钱,就放松一下无所谓的状态。进取心失掉后,任何门店生意都会继续下降,而不会保持现状的。店面生意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没有一种保守现状,不前不后的状态。
笔者以为,势在必行这个“势”绝不是社会创造的,而是自身发掘和努力的,想保守经营,混日子的,还不如第一个观点直接放弃店面,转行业吧。
乱世出英雄,直接不参与行业整合的,没有在行业混战中打过仗的,那就是逃兵。一个逃兵还想再上战场?这岂不是笑话?
想再进来,已物是人非了。一旦退出,进入的机会已非常渺茫,因为行业在更新发展,而你不在此行业,必然会跟不上节奏。离开半年,你将无法与之前的经验积累记住,离开一年你就完全脱节了。没有一成不变的行业,想进来,还要归零从头开始,那将是你最困难的时候,后来发现凡是离开网吧一年以上的业主,再回到这个行业,基本上就是亏本出局一条路可走。
因为“想当然”的经验害了你,你趾高气扬的以为你还是高手,可惜行业已变,眼高手低,黯然离场是必然的。
怎么办?
目前生意在亏本,不经营,不亏,继续经营,继续亏,究竟怎么办?很多业主都是拖家带口的一个店,这样下去,很快就陷入了困境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年后突然这么多“白菜价”的店转让了。
笔者认为:
1、上网人群减少与店面短期增加是亏本的根本原因。这个原因跟政策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关。时代必然,无法避免。这也可以叫做大趋势。再牛的经营者,再厉害的高手在这个新技术应用上都挡不住。比如说诺基亚的失败,就是败给了时代,败给了技术。“我们并未做错什么,可是我们却失败了。”
既然知道了这个原因,就真心没必要纠结了。店面新开目前政策原因,我们无法阻挡,上网人群减少这是手机等智能设备惹的祸。
2、上网人群减少了,这时我们要创新业态形式了。也就是说如何把其他本来不来网吧上网的人群,有其他消费欲望的人拉到我们这个场所,这就是创新业态形式。这个业态形式需要改变了,光靠上网真的满足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了。
创新业态形式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很多人都死在这个环节上。你如何融合新的业态进入这个场所?这个真的是很难,非常难。像我们所熟知的网鱼,杰拉这样的大牌连锁都在积极的摸索中,何况我们呢?
看现在的情形,网咖、电竞、影吧、足浴等各种业态都进店了,就说明现在真的是太难了。包括现在新的动向叫综合体,这也就是个大杂烩,吸引更多非上网人群参与到这个场所消费而已。
中国这么大,各地都不一样,不能把一个种业态形式共享给每一位业主,然后大家一起上这个项目,那个项目,这就是忽悠人了。所以创新业态形式,这需业主们有“匠心精神”,自己研究与自己当地结合的业态形式,而不是拿来主义。看人家上啥,咱就上啥。
我们到底是死还是不死?
笔者说,未来将有60%的业主会死掉,离开这个行业。所以这60%的业主肯定是一大批死在本行业上的人。
你说死还是不死呢?
大部分业主缺啥?
资金。
亏不起就是没资金的表现。浙江东阳有个本色集团(当然了,现在已倒闭了,老总吴英也被抓了。)她在进入洗车行业的时候,在东阳市区一夜之间开了几十家洗车店,然后全都免费。坚持了几个月,东阳的洗车行业基本上都被她打垮了。
这种霸道的生意经是什么?就是一个字,钱。有钱就任性。人家王思聪的老爸能拿几个亿让儿子练练手,我们平民百姓一辈子也挣不到一个亿。资本的力量是无穷大的。
所以,行业到了这个时候了,资金非常重要。没有钱想坚持下去也难。不如趁早收手,转店不干了。
说了缺资金外,当然还缺恒心和毅力,缺专注的精神。有些业主本身店面情况还能维持,而且资金上还能坚持,但是就是一心想转店,不干了,亏不起这个,实际上这是心理因素。
我们这山看着那山高的心态害了你。我经常听很多业主说,现在网吧生意差,人家谁谁谁干什么行业一年赚多少万,我们这个还在亏,真心不想投资了,不想做了。实际上呢,你真的了解那个行业吗?真的如你所说赚了那么多钱吗?
要静下心来思考,如何在这种困境中提高自己的哪怕0.1%的收入或者提高不了0.1%的收入,但是能在人员、服务等方面坚持做好,也算是一种进步。人心不能浮燥,越是不赚钱的时候,越是要看清情势,好好练内功,积蓄力量。
放弃是缺乏恒心和毅力的表现,不管在哪个行业,都能出状元,为啥你当不了状元,是因为你根本就是想遇到困难就逃的人。
3、创新。
这第三点,我们的业主普遍都缺的。行业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然需要业态的丰富和创新。我们的广大业主怕失败,怕创新,什么事都是看你搞好了,我来抄一抄。结果呢?
抄的好,短期感觉不错,后来人家一变,抄不到了,又完了。抄的不好的,回来瞎投资,瞎搞一通,还抱怨人家忽悠他。然后就不动了,不弄了,放弃了。
天下之大,哪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?网吧之多,哪有模仿回来就成功的道理?自己不学,不努力,全靠东抄西抄,肯定不行。
这个行业的“互联网信息服务”确实是越来越弱化了,因为网络触手可及,不需要到网吧这样的场所了。发掘新的潜力是从哪方面入手?这个真的值得我们考虑了。各大连锁巨头都在思索或付诸行动,而你还在跟风,自然是吃力不讨好,失败多,成功少。
未来行业会怎样?
笔者以为:
扎实奋进的全国性连锁品牌企业会强势垄断很多地方,他们是这场战争中的胜者。淘汰的大部分业主都是个体企业,而且是长期在本行业里的老业主。因为太老了,必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。
善于经营和钻研的,具有一定资金而且勇于学习的业主也将会被保留下来。他们可能是在这行业中的精英。因为他们没有全国性的资源,没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支撑。这部分精英,大多数是:有一定经济基础,而且潜心学习和善于揣摩顾客心理,店面特色化比较明显,能个性化经营的店。
这个行业会消亡吗?当然不会,而且这个行业的消费水平会大大的提高。网吧将重回盈利盛世,但对业主的要求会更严格,淘汰机制非常明显,做的好的,生意好,做不好的,几个月就出局。不存在混日子一说。
作者说:欢迎大家留言交流,抛砖引玉,希望有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!
作者:袁保涛